-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纸托粘粒剂-三而自有工厂-纸托粘粒剂加工 :
纸托防水剂,固体淀粉增强剂,液体增白剂应用助留剂的终目的是提高抄纸过程中的生产效率,造纸工作者通常以“纸机运行性”描述纸机在额定工作速率下不间断的、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助留剂对纸机运行性的有效作用是能够降低湿部设备表面沉积物的积累速率。因为一旦这些沉积物积累到一定量便会脱落,终导致纸页产生孔洞、污点等纸病。
另一方面,助留剂可以通过增加湿纸页的脱水速率而提高纸机的生产效率,近有研究探讨了助留剂这一效应的作用机理,例如,助留剂可以防止湿纸页中脱水通道的堵塞,同时在纸页成形时有助于形成多孔结构。在某些情况下,脱水速率是影响生产效率以及纸页干燥过程中能量消耗的重要因素。





微粒助留剂的出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微粒助留剂获得广泛应用,常用的微粒子为胶体硅和膨润土,均为无机产品。1993年美国qing特公司(Cytec Industries)推出了一种有机微粒产品—微聚物(micropolymer),并被美国纽约州Finch Pruyn & Co.Inc造纸公司所采用,该公司三台纸机先后使用了由硫酸铝、阳离子聚bing烯酰胺和微聚物组成的助留剂系统,生产高灰分文化纸。随后的研究发现,如果将这种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同时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助留效果,国内外对此助留方式没有统一的叫法,国内有人将它称为超微粒助留。2002年5月中国某文化纸厂试用超微粒助留剂获得成功。
填料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填料粒子的聚集程度强烈地影响着填料的光学性质。研究发现, 当填料粒径范围较窄, 特别是填料在纸张中均匀分布时, 有助于提高光散射率。
理论上, 高反射系数的球形粒子粒径为0.2~0.3um(相当于二分之一波长)时发生较大光散射低反射系数的填料粒径更大(0.4~0.5um)时发生较大光散射。但实际填料粒子很少为球形。扁平状的颗粒如高岭土, 限制不透明度在其球形直径为0.7~1.5um时获得, 棱柱形的沉淀碳酸钙。在其直径为0.4~0.5um, 偏三角形在其当量直径为0.9~1.5um时分别达到较大光散射。同时必须说明的是, 以粒径为中心的粒径分布范围越穿时, 越有利于增加纸的不透明度。
在纸厂中, 使用助留剂有助于填料在纸中的留着,但同时会引起填料聚集,填料聚集对不透明度的不利影响。填料聚集可通过使用恰当的湿部添加剂尤其是助留剂和淀粉、优化填料的添加方法和添加顺序来控制。